2019/8/26 11:04:13 来源:浙江在线
新旧技术的转型期
IT业界有句名言,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内在可能各有自己的理解。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通信和IT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人类对舒适、快捷、便利的生活追求,推动IT行业这个庞然大物,像高速列车一样迅猛向前,在所有令人惊奇的迭代变化中,芯片处理器的快速升级,无疑是绝大部分魔法的基础,也因此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与IT发展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行业,不论技术和应用如何变化,本质上总是会遵循“采集/感知——信息处理——执行反馈”的信息系统工作模式,不同的是,智能交通行业采集和感知的数据信息,几乎要比所有行业都要复杂,要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信息处理环节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很多行业。
视频设备是智能交通管理行业最主流的信息采集、感知设备,其他线圈、地磁、雷达等,大多配合视频设备使用,视频设备也从最早的非现场执法设备,转变为执法、交通流信息采集、涉车信息采集等综合性设备,应用方的需求越多,对电警在内的视频设备要求也就越高。
视频设备的高清化、智能化、网络化实际上已经发展近十年了,但到今天这样,一个设备具备十几种违法行为识别功能,兼具流量采集和特征识别等功能的,还是近两年才有的事情。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最重要的变化,在于芯片算力的变化,也在于需求推动的图像识别算法上的极大丰富。正如华为EBG中国区安平系统部交警行业领域总经理慕云龙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的那样,智慧交管行业处于新旧技术的转型期,而推动新旧转换的根本,在于算力的提升和开放的平台。
为合作伙伴提供最肥沃的“黑土地”
什么是新,什么是旧?
以前端摄像机为例,慕云龙以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为类比,按照特定的功能、特定的场景来针对性的提供特定的设备,满足特定需求的,就是“旧”,不同的功能、场景、需求,可以通过算法随时加载,全需感知、管控随需,就是“新”。算力方面,单一功能摄像机的芯片算力大多不足1T,“脑力”严重不足,而智能摄像机的芯片算力,从4T到16T,远高于以往;在摄像机的算法方面,以往设备都是灌装特定的算法,且各家软件基本都是封闭的,前端算法升级困难,而智能视频时代,尤其是华为提出“软件定义摄像机”之后,华为研发了 SDC OS 视频设备操作系统,开放给图像智能识别算法企业,形成算法仓库,各合作伙伴可更为快速的将算法上线,而应用单位可以将前端算法一键加载或升级,提供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
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SDC)则采用昇腾系列芯片,最大算力可达16T,多算法应用可同时加载,做到平滑升级。同时,SDC OS 是开放的操作系统, 可以兼容第三方的算法和应用,还能做到批量在线升级,真正实现前端感知的智能升级。在8月15日,2019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期间所举办的智能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上,慕云龙在演讲中演示了软件定义摄像机快速加载新算法,实现不按规定使用转向灯、交替通行、以及连续变换两条车道的三类违法行为检测的案例。
华为从芯片到算法到操作系统、数据库,都拥有开放创新的设备和服务,如昇腾芯片、鲲鹏处理器等,摄像机操作系统SDC OS;数据库有高斯Gauss,从芯片到算法到系统,华为能提供完整安全可控开放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在智能视频行业独一无二。华为智能安防产品线总裁段爱国曾表示,华为拥有业界无法比拟的芯片、云、端、大数据、传输/联接等全方位的技术优势,而智能视频就是将这些“珠子”串起来的绳子,从而打造完美的“项链”。
拥有全方位的优势,以及几万人的研发团队,但华为做的,并不仅是自己“练内功”,自己做产品,更希望“赋能”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基于华为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面向更广阔的细分应用场景,开发算法和应用,就像全球几十万APP开发企业围绕安卓、苹果的操作系统提供应用程序一样。
慕云龙笑称,自己做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智能手机都有一些预装应用,为什么要预装应用?验证智能机的算力是足够的,操作系统是好用的、开放的,否则合作伙伴也不愿意在系统上去开发应用。华为要“坚持把自己擅长的做好,把芯片、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做到极致,一点一点的把底座做好”,坚持开放开源,为合作伙伴提供最肥沃的“黑土地”。
云化解析,实现精细治理
多数交通视频设备如卡口、路口电警、违停抓拍、CCTV等,只能对一种或者几种违法行为进行识别,而这些设备采集了大量的视频数据,包括一些治安视频监控也是如此。如果对这些视频进行智能化结构分析、识别,让普通视频设备也变身为“电子警察”,就能大幅提高交通违法行为的识别率,从而不分设备、不分行为,都能够采集到,极大的威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行为,这正是华为推出的“智能非现场执法”解决方案。
作为华为智能非现场执法系统的“伯乐”,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与华为合作开展智能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以来,通过后台分析识别进行非现场执法的效率大幅提升,对重点车辆即大货车抓拍识别、开车接打手机电话、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的管控成效显著。
在采访中,我们问了一个问题,智能非现场执法系统,是不是一个过渡性的系统,因为未来的前端智能极其强大,还需要后端的综合性分析识别吗?
慕云龙表示否认,因为前端再智能,其应用场景、功能也是有限的,而云端是综合的,是各种人工经验的集合汇总,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交管工作的需求;其次前端与前端设备之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孤岛,只有将多个前端设备的数据回传到后台,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处理后,才能实现交通流的预测、交通拥堵的预警、交通事故的整体分析等等功能,而这是单个前端设备无法完成的工作,即便前端再怎么智能,没有数据/情报的基础,也无法凭空变出戏法,而算力再强大,也不可能大过云端。因此,智慧交管的未来是端云协同,让全部计算的资源、算法的资源、数据的资源,能够按需服务于业务、服务于实战,实现对交通对象的精细治理。
数据大了才更有价值,有容乃大,而只有开放平台架构才能融合更多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
融合数据,让服务无处不在
华为此次展会提出“融合数据”的理念,怎么理解?慕云龙表示,融合数据,就是让数据全面激活,让服务无处不在,真正提升服务的品质。
“小数据”时代的特点是,数据跟软件系统是一一耦合、一一关联绑定的关系,会带来大量的信息孤岛。就像路口的信号、电警、诱导、流量采集等系统,以往也是如此。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就是融合数据,要汇聚全网数据,打破不同业务系统、不同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华为认为,数据只有融合才有价值,单一的数据源,情报永远是断裂的,因此只有做透交管数据湖,才能实现事故智慧预防。面对千亿量级的数据,只有通过线上线下的数据融合,真正的利用大数据,对多源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才能实现安全隐患排查、事故预测预防和勤务优化,最终实现服务民众出行。
要完成业务上的数据融合,更需要专业的大数据平台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华为表示,使用开源大数据组件,无论性能还是持续服务优化支撑能力,都缺乏保障的,这就像“小数据”时代,企业宁可使用更加专业的收费的数据库软件,也不愿意使用免费开源的数据库软件,是一个道理。
因此,华为推出大数据平台软件源于开源、优于开源,回馈开源,引领全球大数据平台软件标准演进,持续保证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和易运维,让大数据应用无后顾之忧。同时,平台是开放共享的,数据不会封闭在单一厂家应用中,而是建成以交警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
变化就在不久之后
可见,华为已经深入到安防、智慧交管领域的应用腹地,而我们知道,华为如此大张旗鼓的进入到通信以外的领域,非常罕见,也说明华为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自然是“不折桂冠不罢休”。
华为所倡导的开放式生态平台,已经给诸多中小智能视频企业、算法企业提供一条新的市场路径,对于整个智能交通管理行业而言,华为的智慧交管生态布局,会对目前市场格局带来什么变化,这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或许变化就在不久之后。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QQ:3119872820,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卫星叛军》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3月28日消
《坏蛋联盟》广告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3月28
第55届瑞士尼翁真实电影节(Visions du R&a
牛是十二生肖之一。一提起牛,人们常会想起
今年的春节,受“就地过年”号召的影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