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好莱坞大片夹击 《寻找罗麦》获各界好评

2018/4/24 15:45:38 来源::浙江在线

由第六代著名导演王超执导的文艺电影《寻找罗麦》自本月13号上映以来,在几部好莱坞大片的重压下仍获得近400万的票房,尽管与片方的预期相差很大,但对王超导演来讲,已是一大进步。尤其电影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好评,这让一直以来作品多在国际影展获奖而少与国内观众见面的王超很感慨,前几天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一个论坛上,王超坦言:“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内观众的身上获得拍电影的信念。”影片上映以来更是受到文化艺术界及知识界的好评和热议。

blob.png

多位评论家鼎力支持   《寻找罗麦》实现口碑飙升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认为“《寻找罗麦》感觉细腻,充满诗意,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和哲学内容,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耐人咀嚼,还有一种复杂的悲剧意味。”著名影评人、文学评论家解玺璋在观看电影《寻找罗麦》之后赞不绝口,他认为:“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摄影、音乐、演员表演都非常不错,自然流畅,美不胜收,而尤为难得的是,影片深入探讨了人的灵魂归宿问题,如何安置我们的灵魂?影片分别尝试了佛教和基督教的解决办法,但也只是提出问题,并未给出结论,让人思考和回味。”
国际知名艺术家高氏兄弟(高兟)则表示“通过流畅自然的转场与整个影片动静相间的节奏感体现出了导演举重若轻的调度操控力和演员不动声色细微之处见精彩的表演功力。影片并非是在刻意展示同性恋情的奇异,而是以一段异国同性恋情为索引,探讨一种隐藏于每个人内心的超越国界,超越性别,甚至超越时空的精神之爱的可能性,同时展示一场个体寻觅灵魂安放之处的精神之旅。”著名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高建平认为《寻找罗麦》“故事单纯,叙事简洁,始终把握在一个痛定思痛,淡淡的忧伤的情绪中,基调也统一。在拍摄中,不炫技,在不经意之中,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和对镜头、画面的把控能力。故事自然,却把四个世界,不同的人物,由一个叙述者赵捷、一个被叙述者罗麦连接起来了。电影在处理这四地时,没有让外在的风光风情带动故事,从而追求画面的好看,而是用心理来带动故事的叙述,从而坚守了故事的心理完整性。这种取舍显示了一种艺术的立场和品味。”
旅法知名作家山飒评价“这是一部凄美深沉的片子,时光交错,时空穿插,生和死,现实和梦境,错位换转,令人感动。演员的表演都很真实,含蓄,虽然故事发生在中国,却具有国际性。”著名影评人、文化批评家江小鱼则表示:“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值得在影院的黑暗中静静凝望的电影,从巴黎、北京到西藏,两个男人在跨越一种特殊的性别之爱的寻找中,去探寻爱的意义和救赎,那种唯美、真挚而严肃的影像是在国内的影院里久违且被有意无视的。”

blob.pngblob.png

知名文化学者、作家裴光辉评价“此片的双重主题:世俗层面是个人生责任和担当的问题,信仰层面是灵魂的救赎。两主题又交织在一起。从法律(交通法规)上讲,少年的死罗麦与赵捷均无责任,但二人却为此事纠结和内疚不已,甚至到无法再从生活中找到快乐,无法解脱精神的程度,只好远走西藏寻求灵魂的救赎。主题很沉重,也很有现实意义。说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多少人能对自己的灵魂洁净负责?营营苟苟,无责任心无担当的人触目皆是……”知名文艺评论家梁艳萍认为《寻找罗麦》是一部生命灵魂与爱的相遇、交错、行走的电影。影片从死亡的唤甦开始寻找的路径,尝试再生,是超越今生来世、生存与死亡的限界,接近天空、大地,趋于永远的作品。赵捷遵照好友的遗嘱,带着罗麦的骨灰,踏上前往普罗旺斯的旅程。镜头拉开,前行与回溯、记忆与梦境交织,多重的爱,复线的情感,难以割舍、期盼重逢却因为死亡的阻隔而永别。王超似乎一直在寻找救赎与生命的延续——罗麦与赵捷的罪感、负疚感弥漫在影片中。


  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