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往事如烟:1981年那个诗歌萌发的朦胧秋夜

2018/4/2 15:52:04 来源::浙江在线

■张明儿

左为李向宇 中为史 欣 右为作者

(作者简介:张明儿,浙江湖州新市人,作家、诗人、文化学者;1982年自编诗歌民间刊物,1984开始在省市大型期刊上发表作品,21世纪初自建文学网站《江南文学风情网》,后在新浪上建有两个博客《七十二座桥》《浙江儿歌原创》,有个人文学公众号《八月江南》;作品创作量大,主要有现代诗、散文、儿歌及儿歌评论,文章见诸各类新闻媒体,同时对吴语新市区域方言研究深入独特,颇有见地,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颇有造诣, 2018年1月3日受到央视四台《记住乡愁》大型节目组的专题采访。)

作者年少时

三十八年前的秋天,在新市古镇上有三位年轻人,突然开始自印诗歌创作刊物《三一小集》油印本。这一诗歌刊物,由三个人一起创作合集,每两个月一期。诗歌是纯文学的高雅形式,能在如此一个地理位置僻静的新市古镇上产生,居然让整个湖州的诗歌爱好者们惊呆了。这件事的影响之大,超出编者所料。三十八年的远望,物是人非,往事如云烟般散去,此事在湖州界的诗歌发展史上留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在湖州市诗歌界里,至今仍被传为美谈。

三一小集封面

我是《三一小集》创作人员的其中一位。三十八年前便是1981年,决定这件事的时间应该是接近夏末秋初的某个美丽又朦胧的夜晚。那一年应该是正临中国大陆文化解放的开始,结束了长达几乎数十年的文化禁锢,作为文学体裁最为活跃、感情寄怀最为微妙的诗歌形式,当然率先成为一种文化形式而释放出它的能量。作为当年《三一小集》三位创作人员,正是经历过一场文化浩劫,而内心都热爱生活、热爱诗歌、追求爱情、充满文化修养的青年,因而一旦有社会环境的文化物象的生命活跃时,便激情澎湃,诗意盈怀,三个人在特定时代邂逅了,便会诗情如炽般地一下子浓烈起来。

图中作者在接受电视台采访

三位诗歌爱好者都是新市古镇上的人。年长者是李向宇先生,当年二十九岁,笔名溯雪,他在新市张一品担任出纳工作,喜欢文学,写诗也写小说,笔调智慧诙谐,是位极有天赋的文学爱好者。年少者是李卫华先生,当年二十二岁,笔名史欣,当年分配进入钟管食品站工作,他是一位下放农村的知青,新市人,读初中时与笔者一起进行文学交流,喜欢古诗,后来又转为现代诗,情感细腻,文字纤丽,是一位创作潜能巨大的文学青年。笔者当年二十五岁,笔名秋笙,自小喜欢文学,特别喜欢古典文学,也有知青下放的经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文学创作经验。与李卫华先生结伴后,在文学道路上交往很深,一直携手共进,相互勉励和促进。八零年后我们都从古典开始转为现代诗创作,两人在写作上结伴同行,追求一种文学梦幻的生活。

作者相约知名文人、《三一小集》积极推崇者周江林先生一起回忆文青时的趣事。

与李向宇先生结识应该是1980年左右。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张一品饭店里有这么一位热衷于文学的人,后来主动找到他进行文学创作交流,三位便聚在一起经常进行秉烛夜谈,畅叙达旦,夜既深,叙情愈深。三位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思潮都持有自由开放的创作观点,强调自我艺术的发挥,对当年刚出现在诗坛上的朦胧诗歌现象极为推崇和迷恋,像北岛、顾城、舒婷等,后来也喜欢艾青、蔡其矫,喜欢何其芳、冯至、卞之林等,后来喜欢台湾杨牧、痖弦等。三位都是官方诗歌重要刊物的订阅者,经常进行诗歌阅读观感共享,常常引发共鸣,促进创作激情的迸发。特别是对诗刊社举行的第一届“青春诗会”编发的专刊诗篇,更是如痴似醉,像是触发了诗歌创作神经,情绪亢奋激越。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追溯现代诗的根源。相继找到三四十年代的国内现代诗发源作品,像《九叶集》、《新月诗》,后来又有《台湾诗选》等等。一时风起云涌,山雨欲来之势,给这个小镇上三位“诗人”的写作推动,形成巨大的冲击力。

在这样几乎狂热的诗情奔涌之下,当年几乎每天除了白天工作,晚上便成了三位聚叙畅谈文学的时空,我们不厌其烦地,以恭敬虔诚之心接近着现代诗的诗神。每天一回到家便进入了一种创作状态,情绪的亢奋几乎像是一直让自己飘然于云端之上,人之于如此纯粹的诗生活,似乎有点接近古代晋朝。在这同时,我们与当年的城关(即现在的乾元镇)爱好文学的一些人也逐渐进行了对接,通过德清技术学校的许金根先生(笔者一位同乡发小知交)认识了乾元的周江林和周江鸿先生,以文学为媒,诗酒往来渐见深笃,文学队伍迅速扩大,书信往来很多,无话不谈,书生意气,调侃与抒情并重,诗生活的情调张力至此日见扩大,创作欲望日见高涨。

记得在1981年某个夏末秋初的夜晚,仍像平日一样,每晚充溢了诗歌与黄酒的主题。三个人在张一品的二楼狭小的房间里(李向宇住宿处),饮着黄酒,谈着诗歌,醉了就躺着,激情时会哼起歌。渐渐三个人有一个共同意向,是不是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合作编集成一本刊物,然后把它永久保存起来?这个办法即刻得到三位的一致响应。便立即行动起来,李卫华提出就以“三一”为编集之名吧,示意为三个人合集为一册,故名“三一”,他还主动提出自己进行刻印,当年个人没有铅印打字设备拥有条件,只能是誊写于蜡纸之上,然后油墨印刷。这样,便正式诞生了《三一小集》的诗歌创作油印本。当时还初定了两个月为一期的出印计划,到时每个人自选五首交给李卫华先生,由他负责刻印合集,然后分发给每个人,每人两册,另外多印若干册,用于对外交流之用。

当年与湖州方面喜欢诗歌的人联系,就柯平和南浔的沈振斌先生,刊物作些交流,其余与湖州文学爱好者几乎没什么联系。正因如此,才促成了八一年底与八二年初的柯平、伊甸、闻波到新市的一次聚会,当年在从未谋面认识的情况下进行聚约,也算是一种湖州文化史的奇迹。大家因诗而约,因诗而聚,手拿《诗刊》为接头方式,在古老破旧的轮船码头上,完成一次文学暗号接头形式,真是诗趣别致,至今尚觉余味隽永。此事细节被柯平先生记述在随后写的《盒式磁带:逝水流过新市镇》一篇散记之中。

诗歌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生活的无限享受空间,当年处于住、行的贫困状态与生活物质匮乏情况,这些并没有成为我们的忧虑,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无端沉溺于诗歌的深水之中。每天似乎处于创作欲望无限冲动与作品灵感的文字转化难度的矛盾之中,痛苦与幸福并存,渗入到自己日常生活的微妙情绪之间。当年的人生观单纯至极,有诗就可以,有酒就可以,整个人处于放空状态,不为物质所羁绊,灵魂轻舞飞扬,自己感觉到拥有整个世界的超富有状态。正像当年著名诗人顾城在《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一篇诗中所说:

没有旗帜,

没有金银、彩绸,

但全世界的帝王,

也不会比你富有。

你运载着一个天国,

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

所有纯美的童心,

都是你的港口。

《三一小集》一共编印了十四集,在1983年的12月完成最后一集编印,自开始第一集的1981年10月到第十四集的1983年的12月,跨时为两年零两个月。后来因三个人各自的职场生活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诗歌合集便由此告一段落,让它成为自己生命中诗生活时空的灿烂一页,完成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于兹迄今,尽管人事已是两非,但由此长存于我美好记忆之中的《三一小集》,却是像一棵人生的春天之树,枝繁叶茂,花开不败。


  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