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为“天之山”披绿衣

2018/4/4 14:57:56 来源::浙江在线

——亿利集团祁连山生态修复项目侧记

祁连,古匈奴语意为“苍天”。祁连山,古代游牧民族心中的“天之山”。有了祁连山上融化的丰沛雪水,才有了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和千里驼铃的丝绸之路,才有了中华西部沧桑隽永的西部游牧文明。

祁连山物产丰饶,矿产资源尤其丰富,近年来,滥采滥挖和过度放牧,让祁连山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个个裸露地面的矿坑,是大地母亲的伤疤;一片片荒芜凄凉的山坡,是地球家园的疮痛。

新时代,祁连山正在焕发新面貌;新征程,祁连山正在描绘新图景。

2017年,亿利集团与青海海北州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海北州政府的支持下,曾经把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变成世界唯一被大规模成功治理的沙漠的生态修复团队,开始源源不断的把成熟的技术、理念、经验和模式输出至此,让这里有望再展盛颜。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赴青海、西藏动员会上向全体员工提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把荒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变成美好家园。”

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之上,拥有天高云淡、动人心魄的纯净之美,也隐含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多变、高寒缺氧、紫外线辐射强、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工程区域海拔3000-5200m,气候极其恶劣,素有“一日见四季,百步不同天”之称,在这里做同样的工程工作,需要付出比低海拔地区两倍三倍的劳动强度,还会面临头晕、失眠、厌食、胸闷等高原反应,较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头晕脑胀、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

这个团队发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锲而不舍和忠诚执行精神,在沿祁连山麓祁连、刚察、海晏和门源四县扎下营盘,开始修复荒山、矿山、河道,为荒山披绿毯,为大地披绿衣。前期测量作业时,技术团队克服高原地区气候对人和设备的种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孤狼、群狼和狼性”的“三狼精神”,面对困难迎刃而上。

记者问青海项目的普通工人:为啥这么拼命?工人大哥憨厚的一笑:“风里雨里的,领导都和我们标着膀子干,咋好意思不卖力气咧?”在集中攻坚的时刻,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赵志强、高景泉和雷军涛等项目主要负责人都坚持奋战在一线,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他们与工人一起趟冰川、喝雪水、啃凉馍、睡帐篷,换来了施工现场的热火朝天,他们经受冰雹、冰雨、雷暴和龙卷风的考验,换来了项目的风雨无阻。他们双目泛红、嘴唇青紫,换来了工程的顺利进展。他们家在千里之外的内蒙、甘肃等地,用每年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回家次数,用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愧疚,换来了当地政府给挑起的大拇指,当地百姓的刮目相看。

面对极端恶劣的条件,除了“能吃苦”,还要“动脑筋”。高原高寒缺氧,很多机械设备都的使用方式都与低海拔地区不同。项目团队刻苦钻研,逐渐摸索出一套“土办法”,让机械设备适应高原环境,实现输出功率稳定。

 

治理生态的同时,亿利青海项目还不忘造福当地,扶助乡里,坚持把“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他们积极主动联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在组织施工队用工时优先选用当地贫困家庭壮劳力,让当地牧民拥有生态修复产业工人的新身份,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

目前,青海祁连山生态治理各项目施工都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进行,从春入夏,将迎来工程建设的新高潮。今年内将完成一期工程,悠悠祁连之上,退化的草地正再现新绿,裸露的矿坑正消失无踪;山野乡村之内,农村水源地有望得到妥善保护,生活污水将进行高效处理……大德无形,万仞冰为凭。大爱无疆,“天之山”为证。亿利生态修复团队正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在“天之山”上,为人类建设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

 


  声明: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